眾所周知,我國椰殼炭廠加工所需的原材料——椰殼碳化料,90%以上來自印尼、菲律賓、越南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,也正因為如此,我們在椰殼炭化料價格上一直沒有話語權,產國說漲就漲,說跌就跌,完全“受制于人”。過去兩三年,國人考慮原料成本優勢,紛紛進軍東南亞市場“開天辟地”建爐搭棚,但真正做起來的確實少之又少,這其中的因素多之又多。
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,由于經濟按下了“暫停鍵”,我國經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,當下國內復工復產進度已有所加快,但全球全球疫情卻在不斷蔓延。當下全球確診新冠病毒患者不斷增加,美國、歐洲國家成為重災區,全球多數國進入緊急狀態,多國“封國”“封城”,其中包括印尼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國家。
自3月中下旬以來,椰子的主產國——東南亞國家陸續封國,導致椰殼活性炭及椰殼碳化料出口受到嚴重阻礙。受疫情影響國內貿易商普遍待著不敢輕舉妄動,從最近半個月的情況來看,椰殼碳化料的進口量明顯下降,主要是因為各國“封國、封關”影響,進出口業務受到影響。
目前全球疫情態勢極為嚴峻,業內擔憂若疫情控制不住,椰殼碳化料或面臨斷供風險。此斷供,一方面是指產國無人加工原料;另一方面則是指無料進口到國內。
馬來西亞原料商反饋“當地工廠已停產,除了食品行業外,其他工廠幾乎都停了,運輸也停滯,原本計劃4月初發貨到國內,可疫情沒控制住前無法動彈,目前希望4月底能夠接觸,否則損失嚴重”。